發布時間:2025-11-05
鹽霧試驗箱作為人工氣氛腐蝕試驗的核心設備,其噴霧系統的穩定性直接決定試驗結果的復現性。噴嘴堵塞是噴霧失效的高發故障,占比可達72 %以上。為縮短停機時間、降低維護成本,特制定本處置規程,供實驗室、質控部及第三方檢測機構參照執行。
二、堵塞成因歸類
2.1 結晶沉積型
長期停機或未執行每日清洗制度,NaCl、CaSO?、Mg(OH)? 等鹽類在噴孔處析出,形成復合晶核;當相對濕度>60 % 時,晶核間產生橋接效應,孔徑在48 h 內可由0.7 mm 縮減至0.2 mm 以下。
2.2 磨料沖蝕型
液體過濾系統失效(濾芯孔徑≥50 µm 或破損),固體顆粒隨高速氣流形成“噴砂”效應,造成噴孔喇叭口擴大、內壁粗糙度增大,誘發湍流沉積,最終堵塞。
2.3 機械損傷型
安裝或轉運過程中,玻璃噴嘴受到>2 N·m 的側向沖擊,產生微裂紋(<10 µm),裂紋處應力集中,鹽霧液膜優先吸附,形成局部濃縮堵塞;嚴重時噴孔碎裂,瞬時失噴。
三、故障診斷流程
3.1 壓力節點法
步驟A:關閉噴霧,確認進氣壓力表讀數在0.80 MPa±0.02 MPa;
步驟B:快速打開噴霧閥,若壓力跌落<0.05 MPa,則判定為噴嘴或出口管路問題;
步驟C:拆除噴嘴前級硅膠管,置潔凈燒杯,啟動噴霧,若30 s 內無鹽水流出,則堵塞點位于噴嘴;反之為管路。
3.2 可視檢查法
使用5× 放大鏡及LED 環形光源,觀察噴孔出口。若可見白色或灰黑色沉積環,直徑>0.1 mm,即可確診為結晶堵塞;若孔口呈不規則鋸齒,則為沖蝕或機械損傷。
四、標準化處置程序
4.1 結晶堵塞清除
工具:無油空壓機(出氣含油量≤0.01 mg/m³)、尼龍毛刷(直徑0.15 mm)、10 % 檸檬酸溶液。
步驟:
① 停機卸壓,將噴嘴旋下,置于50 ℃ 檸檬酸溶液超聲清洗10 min;
② 用0.3 MPa 潔凈空氣沿噴射方向短脈沖(0.5 s/次)吹掃3 次;
③ 刷洗內壁,再次吹掃;
④ 去離子水沖洗,電導率≤5 μS/cm 為合格;
⑤ 105 ℃ 烘箱干燥30 min,冷卻至室溫后裝復。
4.2 磨料沖蝕處置
若噴孔直徑擴大>15 % 或圓度誤差>0.05 mm,直接報廢;輕微粗糙時,可用氧化鋁研磨膏(粒徑1 µm)拋光,再測噴霧角,偏差≤±2° 可繼續使用,否則更換。
4.3 機械損傷更換
選用原廠同規格噴嘴(材質:高硼硅玻璃,孔徑0.7 mm±0.02 mm,Ra≤0.4 µm);安裝扭矩0.8 N·m,過大會導致密封面微裂,過小則滲漏。
五、預防性維護策略
5.1 水質管理
試驗溶液及飽和桶用水必須符合GB/T 6682-2008 三級以上,推薦電阻率≥1 MΩ·cm 的去離子水;每季度送檢一次,Cl?≤1 mg/L,Ca²?≤0.5 mg/L。
5.2 過濾系統
兩級過濾:第一級PP 熔噴濾芯 5 µm,第二級線繞濾芯 1 µm;壓差≥0.05 MPa 時立即更換;記錄運行小時數,建立壽命曲線。
5.3 空氣潔凈
空壓機出口配置活性炭+分子篩組合干燥器,露點≤-20 ℃;加裝0.01 µm 精密過濾器,每200 h 自動排水一次,防止油水倒灌。
5.4 噴嘴材質與孔徑選型
高濃度鹽霧(>5 % NaCl)或CASS 試驗優先選用PTFE 噴嘴,孔徑≥0.8 mm,可降低堵塞概率46 % 以上。
5.5 運行制度
每日試驗結束后,執行“清水沖洗—空氣吹掃—噴嘴蓋帽”三步法;停機>72 h,必須拆下噴嘴浸泡于保護液(0.1 % 苯并三氮唑溶液)中。
5.6 防碰撞措施
安裝不銹鋼防撞欄,高度距噴嘴中心線15 mm;轉運時使用EPP 泡沫定位盒,跌落高度<30 cm 通過ISTA 2A 測試。
六、質量記錄與追溯
建立《噴嘴壽命臺賬》,字段包括:編號、啟用日期、清洗次數、堵塞類型、更換日期、操作人;通過Minitab 進行Weibull 分析,預測平均壽命(MTTF),目標≥800 h。
噴嘴堵塞雖為多發故障,但只要遵循“診斷—處置—預防”閉環管理,可將故障率控制在≤1 %/年,保障鹽霧試驗箱長期穩定運行,為產品耐腐蝕性能評價提供可靠數據支撐。
上一篇:鹽霧試驗箱作業指導書
延伸閱讀
- 鹽霧試驗箱安裝技術規范25-11-08
- 鹽霧腐蝕試驗后試件達標25-11-07
- 鹽霧試驗箱標準化清潔作25-11-06
- 鹽霧試驗箱噴嘴堵塞故障25-11-05
- 鹽霧試驗箱作業指導書25-11-04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