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06
鹽霧試驗箱長期使用后,內外會積聚大量灰塵和污垢,若不及時清理,不僅會降低設備運行效率,還可能影響試驗結果的準確性。因此,建立一套系統、規范的清潔流程,對維持設備性能、延長使用壽命至關重要。清潔工作應分為“設備本體與組件清潔”和“環境清潔”兩大板塊,以下分別說明。
一、環境清潔
試驗箱周邊環境的灰塵、顆粒物是污染源之一。建議每日試驗結束后,使用工業吸塵器對地面、操作臺、散熱格柵及周邊 1 m 范圍內進行吸塵處理;必要時用無紡布蘸取 75 % 酒精擦拭墻面與門窗,確保環境潔凈度達到 GB/T 10587 規定的“無明顯可見塵埃”等級。
二、設備外部清潔
箱體殼體:先切斷總電源,待表面溫度降至室溫后,用微濕無塵布自上而下擦拭;頑固油漬可用中性清潔劑(pH 6~8)稀釋后局部清洗,再用純水漂洗,最后用干凈軟布擦干。
控制面板與顯示屏幕:使用防靜電毛刷除去浮塵,再用專用屏幕清潔液噴灑于無紡布后輕拭,嚴禁液體直接濺到面板縫隙。
門密封條:將密封條分段取下,用 1 % 碳酸鈉溫水溶液浸泡 10 min,軟毛刷刷洗,清水沖凈后陰干,表面均勻涂抹硅脂再裝回,防止老化龜裂。
三、內部系統清潔
試驗室(內箱)
a. 排放殘液:試驗結束后立即打開排水閥,將未蒸發的鹽溶液與冷凝水排凈;
b. 中和處理:用 5 % 檸檬酸或 3 % 碳酸氫鈉溶液對內壁進行循環噴淋 15 min,中和殘留鹽分;
c. 高壓沖洗:采用 0.2 MPa 以下純水沖洗,避免水壓過高損傷傳感器;
d. 干燥:開啟 50 ℃、≤30 % RH 的烘干程序 2 h,或采用潔凈壓縮空氣吹掃,確保箱內無水珠殘留。
鹽水箱
排空后注入 50 ℃純水,啟動磁力攪拌 5 min,重復兩次;若箱壁出現結晶,用尼龍刮板輕刮,禁用金屬器具;清洗完畢后注入新配鹽溶液前,用 0.1 μm 濾膜過濾,防止雜質再次進入。
飽和空氣桶
每周停機時打開底部排污閥,排盡陳水;用長柄軟刷蘸取 2 % 醋酸溶液刷洗內壁,清水沖凈后注入新蒸餾水至液位上限,并添加 5 ppm 食品級防腐劑,抑制微生物滋生。
水密槽與回收漏斗
拆下后用 40 ℃溫水加中性洗滌劑超聲清洗 10 min,純水漂洗后烘干;安裝前檢查 O 形圈是否變形,必要時更換氟橡膠新品。
四、噴嘴及噴霧系統
噴嘴一旦堵塞,噴霧量下降,鹽霧分布均勻度將超出 GB/T 10125 允許偏差。
拆卸:停機泄壓后,用專用扳手旋下噴嘴,切忌暴力敲擊;
疏通:先置于 1:1 鹽酸溶液中浸泡 20 min,溶解鹽結晶;隨后用 Ø0.3 mm 紅寶石通針輕推,通針必須與噴孔同軸,防止劃傷內壁;
檢測:在 0.1 MPa 潔凈水源下測試,噴霧應呈均勻錐形,無分叉、斷線;
復位:裝回時纏繞 2 圈聚四氟乙烯密封帶,扭矩 1.5 N·m,防止滲漏。
五、電氣與傳感部件
接線端子:使用干燥壓縮空氣吹凈浮塵,再用電子級觸點清潔劑噴射,除去氧化層;
溫度、濕度傳感器:外殼用酒精棉球輕擦,探頭部分禁止液體直接接觸;校準周期 6 個月,漂移>±0.5 ℃ 或 ±3 % RH 時立即更換;
老化元器件:檢查繼電器、固態繼電器觸點是否拉弧,絕緣電阻<20 MΩ 時整件替換,避免帶病運行。
六、清潔頻次與記錄
建議建立《鹽霧試驗箱清潔與點檢表》,每次清潔后由操作員簽字確認:
日常(每批次試驗后):內箱殘液排放、外部浮塵擦拭;
周度:噴嘴檢查、飽和桶換水、環境吸塵;
月度:鹽水箱徹底清洗、密封條保養、傳感器校準;
季度:整機深度清潔、電氣部件檢查、軟件參數備份。
七、注意事項
所有清潔操作必須在斷電、無壓、室溫狀態下進行;
清潔劑須選用無氯、無磷、無熒光增白劑的中性產品,避免二次污染;
清潔完畢后,按 GB/T 5170.8 做空載運行確認,溫度偏差≤±2 ℃,鹽霧沉降量 1.0~2.0 mL/80 cm²·h,合格方可投入正式試驗;
長期停用前,應排盡所有水路、氣路殘液,內箱放置干燥劑并密封,外罩防塵罩,每季度通電去潮 1 次。
規范、細致的清潔不僅能恢復鹽霧試驗箱的出廠光潔度,更能穩定控制鹽霧沉降量、溫度梯度等關鍵參數,確保 ASTM B117、ISO 9227 等標準試驗的重現性與可比性。請把清潔納入設備管理的核心環節,嚴格執行上述流程,讓您的鹽霧試驗箱歷久彌新,持續輸出精準、可信的檢測數據。
下一篇:沒有了
延伸閱讀
- 鹽霧腐蝕試驗后試件達標25-11-07
- 鹽霧試驗箱標準化清潔作25-11-06
- 鹽霧試驗箱噴嘴堵塞故障25-11-05
- 鹽霧試驗箱作業指導書25-11-04
- 鹽霧試驗箱供氣系統的原25-11-03



